Search


【真正挑戰妳的不是運動,而是飲食】

我常被問到的問題之一,就是👉...

  • Share this:


【真正挑戰妳的不是運動,而是飲食】

我常被問到的問題之一,就是👉「我都有運動,也花錢找了教練重訓,還跑步游泳,為什麼體脂就是沒降?」。通常我的下一句就會接「那你平常是怎麼吃的呢?一整天的飲食長什麼樣子?」得到的答案不外乎都是... 早餐吃蛋餅、中午吃便當,晚餐外食,但我有盡量戒掉甜食還有含糖飲料了啦~😌

這幾年下來被問了不少問題,我發現非常多人對於減肥有關的飲食觀念,一直是停留在「戒甜食🍰🍦🍮🍬」、「不吃澱粉🍚🍞」,甚至是超落後的「少吃多動🥗🏃🏻‍♀️」觀念而已,這些人可能從小到大都是以飯麵為主食、愛吃零食甜點、喝飲料、重口味飲食習慣長大,所以會覺得戒斷澱粉、甜食,不喝飲料等等,好像就做了重大改變,再加上運動,當然就能變瘦啦!

瘦或許是瘦了,但是瘦了脂肪還是肌肉,或只是水分呢?減完肥後,是不是馬上又復胖?運動不難,找個教練指導、上網多做功課了解有氧無氧運動對身體的作用,多鑽研教學影片、書籍等等,任何人都可以當運動達人。但會運動就一定能達到你想要的體態了嗎?當然不是,否則健身房、運動場,還有學校體育老師不就的所有人都是魔鬼身材了🤷🏻‍♀️🤷🏻‍♂️~

我覺得想要達到自己想要的體態,最挑戰自己的絕對不是運動,確實運動能掌握好訓練強度、訓練部位、修復時間,那麼對於健康與體態絕對是加分,但更挑戰的其實是飲食。飲食絕對不只是戒澱粉、甜食、不喝飲料還有少吃多動那麼簡單而已💁🏻。打個比方~ 如果你家裡有養狗或貓,可以試試看讓狗貓替換不同的飼料,或是改變他們的飲食,少吃肉多吃米飯、少喝水多吃罐頭、多吃肉少喝水等等...你家的寵物在體態上、精神上一定都會有所改變,因為每一個生物都有最適合的營養素比例,加上不同年齡、活動量、運動量等等,適合長肌肉、長脂肪的飲食營養份量也會有所不同,這就是為什麼「控制飲食」會這麼重要了。

所謂的飲食控並不是控制熱量攝取還有食物清淡與否而已,所謂的飲食控制,應該是要配合目標,了解自己的身高、體重、體脂、年齡、基礎代謝等等,設計出適合自己的三大營養素分配已及所需熱量,再進而分配到六大類食物,以控制份量及烹調方式還有選擇的食物。所以由此可見,減肥這條路最困難最辛苦的當然不是運動,一天花一小時運動就很厲害了嗎?其實你所看到的很多健身部落客、健美選手、體態超棒的健身教練,他們除了一天一小時的運動之外,花費更多心力的是其他23小時你所看不見的飲食控制!每天吃了多少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喝多少水,搭配幾分鐘有氧,什麼部位的肌力訓練,對他們來說每一個影響身體的因素都得斤斤計較才能有那樣完美體態的成果,真的不得不佩服這樣的堅持與毅力呀!

老王賣瓜一下😆
所以我的Love the new me計畫設計的飲食指南,才會配合1-6週及7-12週運動課表,根據每個人不同的身高、體重、體脂、全身正面與側面照、職業等級、活動量,利用不同研究文獻的計算公式計算出新陳代謝率,並參考衛福部建議、運動營養學、營養師建議之適合減脂、增肌三大宏營養素 (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 比例,計算出適合減脂與增肌之熱量與比例,再採用衛福部建議之方便一般民眾準備飲食之精算法,將三大宏營養素歸納至六大類 – 五穀根莖類、蛋豆魚肉類、脂肪類、蔬菜類、乳製品、水果類之兩份飲食指南,讓執行計畫的人可以輕鬆地準備適合自己增肌、減脂的食物,不會因為吃太多而減不了脂肪,也不會因為吃的過少而流失肌肉✌️。看似很簡單幾份蔬菜幾份肉類油脂類的建議,其實都是經過這些層層計算而得來的,所以有索取過指南的人,請相信自己認真執行不要放棄呀!

我是不是很貼心在過年前發了這篇飲食控制觀念文👻過年的時候年菜吃飽飽之餘,別傻傻心想過完年節食幾天控制好熱量就能瘦回來了喔!過年時爽爽吃年後再好好的運動及「控制飲食」才是健康長久之道喔!

了解更多關於Love the new me👉 stayfitwithmi.com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人生是一段追尋身心健康快樂的旅程 運動|飲食|生活|育兒|身心靈分享 合作邀約請來信: [email protected]
View all posts